乙肝病毒的克星
1995年,人們發現一種新的核苷類藥物——拉米夫定。其抗病毒作用強而迅速,對乙肝病毒有明顯抑制作用,不良反應少,可以口服,使用方便,很快成為治療慢性乙肝的大熱門藥物。盡管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肝療效顯赫,但使用1年以后,一些病人出現了耐藥性,病情復發。原因是病人體內的乙肝病毒出現了變異,這種變異使病毒獲得了抵抗拉米夫定的能力,發生了耐藥。
隨后,新的核苷類藥物接連被研發出來。這類藥物可分為兩大類,即核苷類似物和核苷酸類似物。前者包括拉米夫定(賀普?。?、恩替卡韋(博路定)、替比夫定(素比伏)等,后者包括阿德福韋酯片、替諾福韋等。
阿德福韋對拉米夫定耐藥或不耐藥的乙肝病毒都有效;恩替卡韋比拉米夫定對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更加強大,而且不容易發生耐藥;替比夫定比拉米夫定抑制乙肝病毒的作用更強、更迅速。